清晰看懂股权分配创业合伙“不踩坑”

成功经手过多家集团公司上市前的股改和合规梳理也让严老师对股权分配方面经验十足,也是这让人信赖的真实经验让不少创业新手得到了“大前辈”严老师专业快速高效的帮助。

同时严老师将多年服务国内大企业的经验汇总、整合,自成一套独特“助创理念”。将资本、财务、税务三位合一,他专业的“创业投资”可以一对一配比不同创业者,让每一位合作的创业者都能得到最合心的服务。

静媛:我们都知道“隔行如隔山”,您能从财务岗位到创业投资、再到自己创业,我想也绝对算是一个职业转型的成功案例,那么可否分享一下您这一路转型的心得。

严老师:首先我想说说我思维的转变,之前做财务的时候,财务思维更偏向于投资者主导大权,需要被投资者一切按照投资人意愿进行操作。后来在接触投资之后,我的思想也有了转变,投资思维则更偏向于思考让股权得到增值最大化。

再来,我们聊聊创业,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想法,同时要有一个可以自洽的逻辑,当然这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实现自己想法的路上寻找到合适的伙伴。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明了的小故事:一个村庄里,有人煮了一锅“石头汤”,有的人不理解,但是煮汤人仍然没有放弃,不断的和别人游说、讨论自己汤是如何的美味,渐渐地,参与讨论“石头汤”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不仅讨论,还拿来了家里的调味料、新鲜蔬菜等,告诉煮汤人加入这些可以让汤更加美味,真的在不久之后,石头汤变成了一锅美味鲜汤,而参与者与煮汤人一起分享了这锅美味,收获了快乐。

“石头汤”就好比我们的创业想法,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吸收、去完善、接着去壮大队伍,这样才能走的远、走的稳,并让同行的伙伴也同样获得收益最大化。

静媛:严老师小故事的分享真的很清晰明了的就让我们明白了创业的基本道理,那么我想再问问您,我们都知道在创业初期,合伙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权衡与合伙人的关系,对很多创业者来说是个难题,对此,严老师有什么建议吗?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个人的话,建议按一大一小进行分配,切记不要五五开。为什么呢?五五开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决定由谁来做最后决策。

30%,剩下的40%我们把它放到另一个有限合伙企业中,未来做动态分配使用,将这里当做公司的股权池。

1大于2加3。我解释给大家听,比如,大股东占60%,其余两个股东各占30%和10%,这样做最根本的目的是防止两个小股东即使联合也仍然不会撼动大股东的主导权,保障创业发起人的主导权益。

静媛:股权分配中有这么多门道,这次真的是学到干货了,那么如果创业初期股权分配不正的话,后期还有补救的方法吗?

就要提前构架好股权配比,同时协商好未来动态调整机制,这些最好都写进相关合伙协议里,不仅清晰明了,也起到对合伙人之间的一种约束作用。

还有不少创业者搞不清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也给大家讲讲。首先,我们要看这位投资人的具体情况,有的投资人手里有很多项目,对于你的项目来说只是“出钱不干活”,那么这种情况,创业者要明白,即使投资人投大钱也只能占小股,因为他并不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你的项目上,可能最多就是在资源整合以及管理上稍微给出了些建议而已。

人性化的项目更容易被看见,这里我举例一个国内的知名品牌-元气森林水。它的创始人最开始是做游戏出身,我们看着可能与水并不相干啊,但是大家注意,平常爱打游戏的人大家有观察过他们的状态吗?在玩的时候希望赢得游戏,在玩的过程中精力过于集中忘记补充水分,这两点刚好正中游戏爱好者的“点”,也是这种人性化的理念让这款水火了起来,会“读”消费者的心是非常重要并且必要的。

静媛:我们知道每个公司都有其“合规性”,这种合规性的存在是很必要的,但是我想问下严老师,如果一个正规公司曾经做过相关灰色项目的话,会对现在的公司运营产生影响吗?

严老师:首先,一个项目不管融资与否,都可能会涉及到传承问题,而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合规的操作,那么这时,需要从项目源头开始重新进行一次公司架构,彻底拆分问题项目的业务相关,拆分后将两边的公司再重新分割搭建,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原罪”公司,就会被淡忘甚至抹去,一般时间为3-5年,等这个时间一过,问题公司我们就可以彻底注销掉。

静媛:我听说在严老师所涉及的项目中,有一项是关于中日游学的,对于这个项目我很好奇,想问问严老师,您的中日游学项目,有哪些个性化的需求?可以和我们分享下吗?

严老师:在国内我们的游学一般会采用企业见学这样互动的方式来完成,那么对于中日之间,我知道日本也有很多了不起的大企业,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这样的模式先盈利,然后在盈利的过程中再不断升级、探索更高效的路线,让我们的项目更加丰富起来,好的项目一定要先赚钱,再值钱。

严老师:首先我认为日企的标准作业程序做的非常好,企业上下层都能按规章办事,统一性相对较高,日企的框架搭构是比较完善的,而且对于项目也会反复证实可操作性之后才会着手去做,也就是说做事相对稳妥。

老鸡带小鸡”的工作模式,不管是项目还是公司职责,由负责人牵头,安排好手下每个人的分工,大家只要注重手头的个人工作即可,随意触碰别人的工作领域反倒是不好的表现。

严老师:我还是会先考虑哪些是会让我先盈利的项目。如果是我相对熟悉的项目的话,我可能会先考虑医美、游学项目等,先盈利才能有宣传的资本,再来就是高科技类项目,因为这部分会有专门进行投资的机构。

静媛:再次感谢严老师为我们创业中的朋友倾情讲解,真的都是非常实用易懂的干货知识。正在创业或准备开始创业的朋友们记得快快学习起来,严老师还有很多相关知识分享,记得关注严老师的视频号哦~再次感谢您。